发布日期: 2022-06-08 字体:【大 中 小】 |
我的老家,在谷城县大薤山脚下苏区村。这个村,洒满了薤山红军烈士的鲜血。 1931年春,中共谷城县委把当铺、庙滩、九里坪3支游击队带上大薤山,组建了薤山红军游击队。薤山脚下的七里沟,成了红军的根据地。 当年秋,薤山红军发展到3000多人,敌人极为恐慌。11月上旬,国民党调集10倍以上的兵力,开始了疯狂大围剿。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,薤山红军与敌人展开殊死决战,大部分红军壮烈牺牲。 新中国成立后,为铭记薤山革命先烈,谷城将七里沟命名为“苏区村”。如今,苏区村是谷城“红色第一村”。 2017年,县老促会和苏区村联合在村里建起谷城革命历史展览馆。馆内不少烈士,就是当地村民的老辈人。 村民们时常在馆内默默观看烈士们的事迹,内心被深深地触动。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,在村民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。在潜移默化中,苏区村人继承先辈优良传统,村风文明朴实。以下所载,皆是苏区村人的真实故事。 75岁的村民王能才,入党52年,义务担任村里党史宣讲员已经多年。 老党员帅启龙,其父亲和大伯都是薤山红军。他秉承父辈精神,多年来,一直义务帮助贫困户,用自己的耕牛为别人犁田耙地,帮忙收种,从来不收一分工钱。 村民司汝强在外地打工,听说村里建水池,解决村民吃水问题,他立马捐款1万元。 村委会副主任帅启福,患有腰椎病,疼起来就直不起腰。2018年,他在村猕猴桃基地建设上,带着40多户贫困户,一干就是一个多月。村民们看到帅启福一走身子一歪,心疼地劝他休息。可他说:“建基地,有些事需要我当场拍板,不能因为我耽搁了季节,影响树苗移栽。”在平时,村民们的大小事,他都及时协调解决。 苏区村红色展览馆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不仅当地村民受教育,各地党组织和单位也组织人们来参观。大家走进这片红色土地,体悟初心使命,传承红色血脉,笃定精神路标。 作者:帅瑜 来源: 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:翟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