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城新闻网-ag旗舰厅在线

演讲稿|陈辉:挥洒青春热血 浇灌脚下热土
发布日期: 2022-06-28 字体:【

大家好!这两天,朋友都在问我,一个年轻人咋会这么火,又是上新闻又是和茅台酒厂合作?硬是要向我讨“成功”的秘决。

其实,这事吧真不大,也就是荆楚网、襄阳日报等媒体宣传了我们兄弟俩退伍当农场主的事迹后,茅台酒厂和我们签订了1200亩的高粱种植和购销合同,让我们成为茅台酒厂ag贵宾会的合作伙伴。

其实,我没有什么秘诀。要说“秘诀”,那就是“一次痛苦的抉择、两次艰难的‘突围’、多年不变的坚守。”

2003年退伍后,我在江西南昌一家国企上班,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。不甘平庸的我,心里总是还在琢磨如何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2014年夏季的一天,父亲在家种地,连续高温作业,病倒了,经过七天抢救,脱离了生命危险。我看着年迈的父母、看着家里承包的120亩田地,让我产生了回家接过父亲“职业”干农业、干点有名堂农业的想法。

于是我下定决心辞去工作,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。父母知道后,说我不争气,别人都往城里跑,你却回来要种田;亲戚、朋友听说后,都认为我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回来种田。我有口难辨,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儿,不是个滋味儿。

我坚信,只要改变农业生产靠天气、拼人力、小规模的做法,实现农业种植智能化、机械化、规模化,回家种田也能干出点名堂!我要当一个有理想、有技能、善经营、能带富的新农人!

说干就干。回到家乡,我又流转了500多亩田地,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还买了村里第一台高速插秧机、来改变老一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。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原来以为有了高速插秧机的助力,插秧应该会省心很多!但是现实并不是像电视里放的那样,因为不懂机械配套使用,插下去的秧苗,不是缺苗,就是死苗。不得不又请大量人工重新补苗,生产成本不降反增!这,给了我当头一棒。为了“突围”,我耐心请教专业人员,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,原因是前期育秧方式没有改进。为此我又引进智能化育秧机,进行标准化育秧,从而减少和避免机插缺苗、死苗问题。

随后几年,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到1600亩,购置的机械也从插秧机、收割机到智能无人植保飞机,开启了耕、种、管、收智能化田间管理的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,逐步实现了我回乡创业干农业的第一个梦想。

当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时,一场天灾夹带着人祸,让干农业的弱势再次暴露出来。2020年秋,稻谷如期喜获丰收,老天爷却不为我省心,竟然隔三差五的下着连阴雨。根本不给我晒粮食的机会!之前与粮贩子谈好了价格、约定了时间,对方突然恶意压价。如果不尽快出售,收割回来的稻谷会因为没地方晾晒,肯定会出芽。明知贱卖吃亏,但不卖会吃大亏。没办法只能忍痛出手,这一季就减收10万多。被逼第二次“突围”,我东拼西凑,筹资100多万,购买两台智能烘干机,新建了粮食烘干塔,日烘干能力达到100多吨,不仅解决自己的粮食晾晒问题,还能为周边其他种植大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。

从一个只知道勤扒苦做的毛头小伙儿,到襄阳市“十佳农民”、湖北省“示范家庭农场主”,我收获满满,而荣誉背后的艰辛付出也很多。回顾起来,更多的是对农业种植矢志不渝的坚守,才让我走到了今天,干出了点名堂,还带动本地剩余劳动力就业,创富增收!

看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和鼓励农民合作社多种粮、种好粮!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让咱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,而且要装咱们自己的粮食!作为农民,我有信心把种田面积再扩大到2000亩、甚至3000亩,把茅台酒厂这样的ag贵宾会的合作伙伴再搞个两三家,做一代名副其实的新型职业农民!

来源:谷城县融媒体中心

责任编辑:翟竞

作者:云上谷城
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页】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