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 2022-08-12 字体:【大 中 小】 |
清光绪年间,五山演教寺和鸡鸣观香火旺盛。演教寺的方丈和鸡鸣观的道长,都是修行多年的出家人,人品学问都没得说的。他们相逢相识都因被县太爷邀请去作客。两人信仰不同,但是彼此钦佩,有点儿惺惺相惜。相处久了,也会开开玩笑,互相调侃。 一天,他们一起到路边的小茶馆喝茶。刚好遇到一个卖假发的,有人怂恿他卖给和尚和道士,众人等着看热闹。方丈先替道长解围:“道士戴假发——多余”,道长也替方丈婉拒:“和尚买头饰——虚伪。”他们分别引用了五山当地的歇后语,又构成对联,卖假发的行万里路、踏百家门,也算见多识广,抱拳施礼:“两位大师恕罪,我请二位喝茶。”本来尴尬的局面被两位出家人机智化解,看热闹的都忍不住拍巴掌。 又一天,方丈去鸡鸣观看望道长,看到“道法自然”的匾牌,灵机一动,给出上联:“道法自然不加律己终失足”;道长联想到一句老话:“人活一张脸,佛争一柱香”,从容应对:“佛争柱香尚怀私心少格局。”真是针锋相对。 最有意思的是两人过了七十岁,身体都不大好,决定提前互赠挽联。方丈给道长的对联是:“鸡鸣而起做早课风雨不辍,鸡归闭门伴青灯春冬如是。”嵌入“鸡鸣”二字。道长给方丈的对联是:“佛心即我演教寺中勤参禅,万佛归一小茶馆里曾论道。”高度概括方丈的一生及两人的友谊。 搜集整理:散海明 杜权成 来源: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:翟竞 |
作者:云上谷城
【关闭本页】
【打印本页】